如何减少互联网上的信息获取成本(2)

2  聚合

image

(more…)

如何减少互联网上的信息获取成本(1)

很早就有人提出了信息爆炸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不仅仅是针对互联网的,但是我认为互联网以身作则的解释了信息爆炸这个概念。特别是到了以用户产生内容为核心的Web 2.0时代,每个用户都是潜在的信息发出者,每个人都能做15分钟的网络意见领袖,互联网上的信息成几何式增长。丰富的信息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伴随信息量的增大出现的一大问题就是获取你想要寻找的信息的成本提高。这很好理解:从十本书里找一本书要比从一百本书里找一本书要容易得多。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如何才能快速的找到相对准确且可靠的信息呢?这篇博文就会以我自身的经历,总结一些方式和技巧。

1. 搜索

image

(more…)

我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书包不再占据孩子的肩膀

没有统一的答案,没有思维的封装

只有驰骋的想象,自由的微笑

在阳光下飞翔

(more…)

WWDC 2009

wwdc2009-831

Finally, the WWDC 2009 Keynote section has ended. Let us see what apple bring us in this every first event without Jobs. Yet, the every first thing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is how I’ve been chasing ths event up. (more…)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發表於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語絲》周刊第七十四期。

中華民國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為十八日在段祺瑞執政府前遇害的劉和珍楊德群兩君開追悼會的那一天,我獨在禮堂外徘徊,遇見程君,前來問我道,“先生可曾為劉和珍寫了一點什麼沒有?”我說“沒有”。她就正告我,“先生還是寫一點罷;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

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編輯的期刊,大概是因為往往有始無終之故罷,銷行一向就甚為寥落,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毅然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這雖然於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卻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夠相信真有所謂“在天之靈”,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現在,卻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我只覺得所住的並非人間。四十多個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圍,使我艱於呼吸視聽,那裡還能有什麼言語?長歌當哭,是必須在痛定之後的。而此後幾個所謂學者文人的陰險的論調,尤使我覺得悲哀。我已經出離憤怒了。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於非人間,使它們快意於我的苦痛,就將這作為後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獻於逝者的靈前。

(more…)